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

心理健康促進融入國小課程之初探


作者:謝蕙春  (日期:2015/11/15)

        老師的角色是經師也是人師,當其視自己為孩子們的生命貴人時,則會有不同以往的教學方法...



        「預防教育」為社區心理學實務工作的重要一環。例如,在美國實行多年且具成效的「社會─情緒學習(SEL)」方案,就是社區心理學家們可以參與其中並加以推廣的。因為此初級預防方案是否能成功的落實,在於需要多方面的配合(研究與理論、政策與經費、經費資源、情境氛圍等),同時要建置良好的傳輸、支持與轉化系統。

         學校,是從事初級預防的最佳場所。根據國外最新研究(David Deming, 2015)發現,同理彈性合作等能力是成年因應人際關係和工作挑戰的關鍵特質。如果我們的教育目標在為未來成人生活與職涯做好準備那麼國小學生最重要的學習內容是什麼?老師是經師也是人師,當其視自己為孩子們的生命貴人的話,則應有不同以往的教學作法。



         作者以國小三年級社會科(南一版)為例,試行融入一些心理健康促進的概念,期望能讓學生們瞭解幫助他人應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並學習如何有效實踐。相信透過從小學會人人相助,可讓彼此的心理更加健康,未來社會更加穩定。在第一單元《家庭與我》課文中(第14頁),談到如何面對家庭成員的相處問題。我們首先可以進行相關課前小調查,以瞭解學生的觀點為何。據某國小三年級174位學生的問卷回應顯示,每當遇到煩心之事,會以「媽媽」為傾訴對象的比例最高(34%),「好朋友」(27%)次之,有超過兩成「沒有人」(23%)分享;在學校裡,會向「導師」(10%)傾訴的比例低於「班上同學」(13%),習慣求助「輔導老師」的人只有1%。另外,學童們希望周遭支持者所提供的協助方式,前三位依序為「陪我去玩」(20%)、「安靜聽我講話」(17%)與「請他們安慰」(13%);只有3%的人會期待「跟我講解決方法」。



         這些結果所引發在教學上的反思有三點:(1)「找不到人傾訴」是一項重要訊息,可能是人際關係不佳,或不知如何尋求協助的資源。(2)學生不善或不知表達自己情緒,老師藉機可給予更多的訓練。(3)讓學生瞭解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啟發幫助人的想法,並使班上同儕彼此成為「有效」的支持來源。在瞭解學生的需求想法之後,我們可進一步依此設計相關教學內容。作者最近自行研發出兩節課的創意教學教案(單元名稱:「成為他人生命貴人」),提供給各位參考。其教學活動共三項:(1)體驗活動:運用安慰他人的方式落實於生活中。(2)放映如何安慰同學或朋友的影片。(3)請學生分享其學習單所畫或所寫的心得。

                                                   《第一節教案範例》 (40分鐘)
                                                  《第二節教案範例》 (40分鐘)

          作者經過幾次嘗試後有以下的教學成效
  • 在第一次演練時,學生普遍表現害羞,無法大方表達如何安慰,但請學生示範後,每位學生皆可順利完成。可見每個學生對於扮演求助者或安慰者的角色,並不是一般生活的普遍經驗,目前教育對於協助他人於心理上的慰藉,的確是較為欠缺的,更遑論協助他人的技巧,也致使學生對此無法較有良善之表現方式。
  • 學生普遍對於情緒的感受較弱,想像自己需要被安慰的議題,就可能需花一段時間。因此,可在前一天當成家庭作業,請學生先行思考,並記錄下來當時的感受。
  • 學生對於安慰的詞語較少,須從學生分享的成功經驗中協助統整及整理,並在過程中給予具體明確的回應示範。
  • 透過影片分享,瞭解安慰者的心情,並利用見賢思齊之方式,強化學習安慰他人技巧之動機。
  • 有了明確的示範後,學生能舉一反三,發展出屬於自己安慰他人的技巧,因此由第一次12人得到安慰的情境下,經過討論及再次演練後,同學認為自己有得到安慰的人上升至84人。
  • 透過前後學習單的書寫,可以具體瞭解學生在安慰技巧的改善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