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相同大於不同:建立多元社會,從融合教育開始




作者:洪聖斐  (日期:2017/1/1)

        融合教育也是在做「初級預防」的扎根工作。期待每個孩子從小開始學會如何扮演同儕間的小天使,長大後甚而成為周遭人們的生命貴人,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成熟進步、包容互助...



        根據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與「普同主義」(王國羽,2008)精神,融合教育為其主要手段之一。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對「融合教育」下的定義是,將身心障礙兒童和普通同儕放在同一間教室一起學習的方式,它強調提供身心障礙兒童一正常化的教育環境,而非隔離的環境。綜觀國內過去的融合教育實施模式,多以一次性的講座、課程或活動為主。筆者認為,可以透過特教班與普通班老師之間的協力合作,並擬定一個共同對雙方學生有利的系列性課程或活動,才能真正獲得其成效。

      「老師,他怎麼這麼大了還不會自己走路?」「為什麼講那麼多次了,他還是聽不懂?」…以國小為例,普通班與特教班學生同在一個校園裡,卻因為少有相處的機會而有著隔閡與不理解。這份隔閡甚至於歧視,若是沒有提供互相理解契機長久下來很容易衍生出對於異己的忽視。也因為這份隔閡與不理解,或許正是能轉化為讓眼界更寬廣、心更柔軟更懂得深度思考的契機。筆者曾以中年級普通班小朋友為教學對象,希冀透過多次烹飪課程(休息時間可共讀、玩遊戲),與特教班學生共同合作來製作與享用美食,親身體驗美好食物的產出進而珍惜並細細品嚐其美味,並發現彼此的共同性,以減少學童可能的偏見或歧視。更期待進一步能類化到其他情境課程中如人際互動、教室禮儀、情緒管理等,甚至促發形成包容且具支持性的校園氛圍與環境。


        觀察這五次連續兩節課的教學過程和每次均給予普通班小朋友的問卷回饋分析中發現,幾乎全部普通班小朋友均樂於參加此系列性的融合課程或活動,會覺得上課時間過得特別快。一起做食物、聊聊天、認識新朋友、共同閱讀繪本、協助收玩具、拿東西、洗手、打蛋...甚至餵食,均留下深刻的互動與合作印象,並跨出化解偏見與隔閡的第一步。期間邀請幾位家長來觀課,也覺得此課程深具意義並能讓孩子有所成長。這些都是讓孩子實作並體會利他、助人的良好時機,且透過「合作學習」(林文生、歐用生,2013)的自然情境,更能激發、內化此類正向行為。其實融合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在於讓孩子發現每個人的本質都是“相同”的,別人與自己身上皆可找得到一些共通的優點或長處。或許,漸漸學會用包容的心態去看待周遭人事物,此亦為學校教育的重大意義與價值。


      「有愛無礙」、「教育鬆綁」、「教師自主」不是政府單位說說而已的亮麗口號,其應真正落實到第一線的教育現場。近年來,地方教育主管機關對教學「由上而下」的干擾或箝制作為反有變本加厲的趨勢,以致於許多年輕特教老師們逐漸忘卻「有教無類」的深刻內涵、包容與省思,致出現「除了心評工作給予學生障礙類別外和紙上作業外,特殊教育還能做些什麼?」等耳語。如現行《特教新課綱》,多數只是「簡化」普通班課程,並沒有考量特殊需求學生的起點能力來研擬具實證的教學綱要與內容,卻強壓特教老師須依此內容撰寫形式大於實質的教學計畫,並交付教育局來嚴格審查。相同大於不同的深度理解有其過程性,上述這群中年級普通班孩子,經由持續相處與互動而能體會人性間珍貴的相同性而讓心更寬廣。反觀《特教新課綱》強勢簡化普通班課程供特殊需求學生服用,筆者以為這是對特殊教育真正的輕視與非包容。

       在過去「融合教育」、「回歸主流」政策開展與興盛的年代中,對於一些資深特教老師來說雖然相關教學資源貧乏,但反能激發出源源不絕的教學熱忱。因為看到孩子的明顯進步,看見孩子因為學習而產出的成就感、看見孩子因為老師相信他(她)而流露的美麗笑顏,甚至有機會能再回歸普通班級上課….這些都是教學工作者的最好回饋。前些日子,在台奉獻50年特殊教育的甘惠忠神父榮獲《台灣真英雄》獎項,在頒獎典禮上的一番話讓台下不少人士流下感動淚水包括電視機前的筆者,甘神父娓娓道出「所有的孩子們最好的學習,就是跟別的孩子在一起,不是要隔離的方法」。期望未來,學校每一個孩子都能從小開始學會伸出愛的小手,有效扮演同儕間的小天使,長大後甚而成為周遭人們的生命貴人,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成熟進步、包容互助。




※資料來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