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學校初級預防與親職教育方案之理論和實務




謝蕙春  (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諮商心理師)  (日期:2017/1/1)

       校園是初級預防的最佳場所,其與社區關係又緊密相連。社區目前無法做到的部分,可先由學校教育來嘗試進行,將有效預建孩子們因應未來各項生活挑戰的核心能力,甚至扭轉不利家庭的世代循環…



       學校是初級預防的最佳場所,其與社區關係又緊密相連。社區目前無法做到的部分(缺乏長期介入的群體與場所),可先由學校教育來嘗試進行,使成為無形的社會資本。畢竟,孩子在學校學習最少長達十二年之久。因此,如能有效提升學校第一現場老師們的教學熱忱與專業技能,以「由下而上」的方式來逐步發展長期性的學校身心健康促進方案(含父母親職教育),將可有效預建孩子們因應未來各項生活挑戰的核心能力,甚至扭轉不利家庭的世代循環。

       103年11月,《學生輔導法》公布實施,今年預計正式上路。此法主旨在「促進與維護學生身心健康及全人發展,並健全學生輔導工作」,並規定學校應提供「發展性」、「介入性」或「處遇性」之三級輔導。然而,「發展性輔導」內容為舊酒新瓶,沒有實質的初級預防意涵(primary或universal),"問題辨識的測驗與評量"也非屬「初級預防」的範疇,既然其對象是全校或班級的所有學生們,主要目標也不應侷限在防止問題行為或心理疾病,而忽略更重要的促進身心健康及幸福圓滿。而且,不可能只靠一次性的演講活動就產生有效的改變。再者,被篩檢或轉介出來的學生個案愈來愈多,學校沒有那麼多老師或專業人員可以協助這些孩子,此也凸顯前端預防工作乃當務之急。

       初級預防到底是什麼呢?許多助人專業者仍一知半解,時常將次級預防與初級預防劃上等號。根據陳嘉鳳與周才忠(2011)指出,公共衛生領域裡常提到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乃屬第二級的預防,此類篩檢式的預防層級本質上只是對問題的事後補救與回應,不可能真正防止問題的發生與更積極的促進人們的健康。Chaffee與Pransky(2001)曾釐清初級與次級預防兩者之間的界線,可清楚瞭解缺乏初級預防的範疇,就不能稱之為預防,所謂二、三級預防,充其量只能歸類為介入與治療。因此,一般來說,初級預防具有三種基本特性:「促進性」─支持個人達成高層次的潛能發揮,或協助創造有助其實現的環境改變。「保護性」─維持或促使個人轉變到適當的狀態,或協助創造有助其成長的環境改變。「防範性」─阻斷可預測的危害事件,消除所處環境的風險因子,或增強個人的抵抗能力。


       美國學校心理衛生取向的初級預防方案源起甚早,可追溯自1920~1940年代。主要是受到「兒童輔導運動(Child Guidance Movement)」的影響。其主要針對高風險兒童,透過正式的班級課程,教導孩子有關心理衛生的原則。例如1950年代著名的「聖路易計劃(St. Louis Project)」(Durlark, 1995)。這些學校初級預防方案聚焦在「個人」與「環境」兩大面向,以防止孩子的特定問題,及建立其重要的行為功能(提升技巧或能力)。通常稱之「心理健康促進」或「健康促進」。環境介入跟所處生態脈絡有關,因為社會與組織會影響孩子的行為深遠。此做法為營造正向的校園支持系統(含父母、老師、同儕等)。Durlak與Wells(1997)曾檢視177個相關兒童和青少年的初級預防方案成效,其結論顯示59~82%參與方案者超過控制組的平均表現。此整合分析研究證實有顯著成效的初級預防方案有良師益友、兒童的社會與情緒學習等。


       在社區心理學領域中,談到最成功的學校初級預防範例就是「社會─情緒學習方案」(social-emotional learning, SEL)。此立基在實證顯示學童的正向情緒發展可支持學業進步。其做法包括培養孩子一些重要技能(如自我覺察、社會覺知、自我管理、關係技巧、承擔決策責任、正向社會行為、學業表現等),或進行全校性的組織改變(如增加學童在校園生活中的保護因子與其強度)。目前,SEL方案已由學前教育推廣至高中階段,曾參與的中小學學童多達32萬人以上,有些州政府亦擬定相關教育政策。

       關於美國親職教育的發展,通常以行為取向的父母訓練方案為多,其聚焦在協助獲得新的教養技巧、參與孩子的正向遊戲、增強良好的行為、忽略不適當的行為、向孩子清楚傳達期望、明訂行為規範與應承擔的後果。此類著名的範例方案首推創始於1980年代的「不可思議年代」(The Incredible Years)方案,其針對3至8歲兒童的父母進行10-12次的團體訓練,因為這些家長的孩子已呈現輕微至嚴重程度不等的困擾行為。其訓練內容涵蓋遊戲與注意力、讚美與獎勵、設限以及問題行為。也以播放影帶、相互討論、演練及彼此回饋方式進行。此方案經過隨經化實驗研究,證實為有效方案,並經美國少年司法與犯罪預防部門和暴力預防研究中心認定為示範方案。

        筆者任教國小達十幾年之久,深切體認到老師(尤其導師)可以成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貴人。如果我們認同經師也是人師的話,則應有不同以往的教學作法。另外,許多校護也被視為其第二個媽媽、媽祖婆等,平日多一些關懷,以補足來自家庭的缺憾。雖然輔導老師(或駐校心理師)不是學生主要求助對象,但仍是學校重要資源之一。因此,筆者彙整出以下個人所長期累積的教學概念與經驗,提供相關學校人員參考。

一、班級性的預防方案—導師為例

(一)對象:以班級學生為主,增加個人潛力、提升社會支持,並改善環境系統。另亦規劃家長親職教育活動。

(二)作法:

1.提升個人部分

  • 透過心理健康促進融入課程(社會科),提昇學生個人高層次的潛能、幸福感或協助相關環境改變的方案。
  • 透過事件之機會教育導入各項主題(如防災教育),來建構學生健康的心理。


2.改善社區環境方面

(1)親近社區環境:參觀住家附近的公園及濕地,更加認識綠地。


(2)協助社區環境改變:透過路跑,觀察綠色步道設備情況,以及向人打招呼、撿垃圾、作海報宣導等。

(3)倡導社區環境議題:教導學生如何編製簡易問卷,以找出社區及環境的優勢、劣勢、威脅與機會。接續互相討論調查結果,並至其他班級做報告,以及轉知給里長瞭解,產生一些社區的改變。
(三)評估:幸福感的自評問卷



二、家長志工親職教育方案

(一)需求調查




(二)未來方向

  • 提供家長諮詢管道,例如導師。
  • 輔導室、健康中心、學務處(午餐秘書)及導師的協同合作,例如營養講座。
  • 開放親子共同參與課程與活動。
  • 結合專輔老師、心理師提供情緒教育、建立健康生活型態之課程。
  • 建立同儕支持團體(組讀書會、共同運動時間、媽媽教室)。
  • 期待導師提供時間管理方式、教養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