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日 星期六

《2025年心理韌性研討會》:『災難心理健康與社區轉型韌性』工作坊(講者:周才忠)

 

                    目的與簡報全文下載!! 

        舉辦目的為臺灣在九二一大地震後,開啟了「災難心理衛生」政策和服務的新紀元。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發生後不久,中華心理衛生協會亦曾接受賑災基金會委託進行《建立臺南市大智、成功里的社區韌性》的一年半專案計劃。日本和臺灣同屬環太平洋地震帶國家之一,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的仙台、石卷、氣仙沼、大船渡、釜石、宮古七個市鎮重災區相關的悲劇或奇蹟經驗,值得臺灣進一步警惕或學習之處。鑑往知來,「說故事」的人通常也是參與者之一,因此本工作坊方式包括講授、提問、暖身活動、短片播放、案例說明(日本與臺灣)、分組討論等,將共同創造一個讓整體個人參與的真實對話空間。期待在課程結束時,學員們將能夠:瞭解(1)自然災害及其對學校和社區的影響;(2)「韌性」在不同分析層次的定義和發展;(3)「韌性」在『社區心理學』的定義以及不同生態層次的壓力源、因應過程和介入之間的潛在關係;(4)「社區韌性」的定義、概念和六個面向的組成部分;(5)「轉型韌性」的定義、特徵和概念;(6)東日本大地震災區市鎮在「社區韌性」、「轉型韌性」和「防災教育」方面的作法(包括學校、社區、縣市政府、社會文化面向);(7)臺灣本土以組織增能與社區行動為導向來建立「防災社區韌性」的實踐經驗;(8)如何將「社區整備度」模式應用在「建立防災社區韌性」方案上的本土作法。最後,能反思(9)臺灣「全民心理健康和社會韌性」政策與服務的可行方向。


※簡報PDF檔下載網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