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預防心理學領域的新未來




作者:周才忠 (首稿:2011/5/24)(更新:2015/8/31)
美國心理學會(APA)從2011年開始研擬《預防科學與實務指引》,其公開廣納各界評論意見。此任務小組是由第17分支(諮商心理學)主導,並結合學會其他分支的共同力量(如27分支-社區心理學等)來完成,包括Romano、Bogat、Conyne、Hage、Horne、Kenny、Matthews、Schwartz、Singh、Waldo與Wong著名學者)。此指引目的在鼓勵傳統心理學家們更加重視預防相關的實務、研究、訓練及社會行動,以提昇廣大民眾的身心健康和快樂幸福。另外,除了與健康暨人類服務部「Healthy People 2020白皮書」的目標接軌,並呼應國家預防、健康促進與公共衛生委員會《國家預防策略》的方向。這堪稱心理學界「第三股力量」的形成,預期不久未來將發揮重要的跨專業影響。


  這份預防指引已於2014年完成,且以「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in Psychology」為題發表在四月的《美國心理學家》期刊中。我們可以從其內容清楚瞭解預防的具有定義(初級預防、次級與三級預防),並擴增了制度、社區、及政策等系統改變的範疇;尤其不只是在防止問題或疾病的發生,更要增強身心及社會的幸福感。再者,也具體提出九項預防研究與實務的建議標準(以理論和實證為基礎;預防工作應考量社會文化脈絡;同時強調危險因子與人類優勢;預防研究和評估需納入環境因素;重視預防研究與實務的倫理議題;以預防實務與研究解決社會差距問題;利用繼續教育、訓練、督導和諮詢來提升預防相關知識與實務技巧;透過系統介入和體制改革以強化健康的個人、家庭與社群,並降低身心困擾或問題的可能性;運用預防科學研究結果,從事相關健康與幸福的公共政策倡議行動)。這算是第一次完整呈現預防科學與相關實務的樣貌。
  關於「預防科學」的源起,可追溯至19世紀中葉英國倫敦醫生John Snow利用地理圖示(類似GIS)找出霍亂病菌污染的水泵,並以封填方式(非藥物)成功阻止疫情繼續擴散,此被視為公共衛生領域肇始的重要事件之一。1960年代之後,則正式脫離預防醫學的範疇。美國諸多社區心理學家(如Albee, Bond, Compas, Cowen, Felner, Jason, Moritsugu, Farber, Price, Ketterer, Bader, Monahan, Rappaport等人)逐漸將初級預防概念轉化為心理健康促進相關研究與實務行動,許多聯邦機構因此成立了專責預防的部門,「預防心理學」也藉此形成一個新學門。但相關專業訓練推展至今仍不是很普遍,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心理系開設的「社區與預防研究」課程。反觀台灣,只有政治大學心理系曾短暫開設過「預防心理學」課程。
雖然公共衛生和社區心理學皆強調「預防重於治療」,但前者主要作法是聚焦特定個人與群體的篩檢或轉介,後者則更宏觀地從事個人或群體的系統與環境改變、賦權、諮詢、社會改變,例如強調生命全程(life span)、增強保護性因子、建立支持網絡、群體介入與心盛(flourishing)等。例如Bloom (1996)提供的增加個人強度、減低個人限度、增加社會支持、減低社會壓力、增加物理與環境資源、減低物理與環境的壓迫等六個面向總計57個初級預防方法。美國早年著名的預防方案(Head Start, Perry Preschool Project, Social Development Model, Life Skills Training等),都是針對各個年齡層而發展出來的。這些初級預防或心理健康促進的主要特徵,在於其過程包含需求評估、方案規劃與執行、成效評鑑、方案推廣等階段,因此往往花費較長時間(可達數年之久),並需結合跨專業團隊的力量。
可見,學校教育是初級預防心理健康促進的最佳場所。Lewis等人(2003)就認為諮商心理學家是較站在有利位置去推展預防性服務,並能有效去積極影響對象群體的正向發展。已故的預防心理學開拓者,Albee(2000)也相信諮商心理學家有獨特的專業能力與優勢可以在初級預防領域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但他覺得諮商心理學家首先須調整其個人治療為取向的主流諮商模式。Conyne(2000)亦呼籲諮商心理學家應齊步並進,提高對預防服務的關注與開展。為何預防概念未能深植諮商心理學領域呢?Roman與Hage(2000)曾談到其部分原因來自諮商心理學的教育課程與實務訓練受到心理師證照與專業認定委員會的嚴格規範及限制,個人矯正、危機處置、心理功能障礙等為其主要的教育課程與訓練內容,反而忽略在系統性的預防介入與增進幸福感的專業訓練。長久以來,台灣諮商與輔導的學界或實務界人士亦一直習慣於傳統諮商典範的各種個人治療方法,並熱衷於一對一的處置策略,而非改變服務對象所處的不利環境;或誤認初級預防只是全面篩檢或辦講座而已。尤其2001年底「心理師法」公佈後,個人治療與心理功能障礙病因探討更蔚成國內諮商輔導系所之教育與訓練核心,初級預防相關專門課程很少被正式列入,這是頗令人憂心的專業發展現象。
近年來,台灣經濟與政治環境快速變遷,帶來許多新興的社會問題。傳統事後補救的方式(如心理治療或諮商),早已無法滿足龐大人口群的心理衛生服務需求,我們政府與專業不能永遠追著問題跑!因此,我們心理學界有必要在思維、研究與實務行上與時俱進。雖然,目前社區諮商取向也開始在國內蔚成風潮,但多數掛著這塊招牌的人仍陷入傳統諮商的框架。站在這歷史轉折點上,期望透過分享以上相關預防科學與實務的發展演進,能進一步促發本土諮商與臨床心理學領域產生實質的典範轉移,以使未來有更多人願意長期投入此建構身心健康、幸福圓滿的社會改造工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