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台灣的「99%」,幸福嗎?


作者:周才忠 (日期:2011/10/24) (修訂:2011/12/23)

        「占領華爾街」抗議行動至今已屆月餘,除在美國本土遍地開花之外,亦獲得全球各地約上千個城市的響應或串連。這些年輕人(We are the 99%)對社會所發出的不滿、怒吼,為何會獲得如此地共鳴?其不外來自於失業率持續攀升、所得不均加大等因素,政治與媒體更被1%最富有的人所控制。


        反觀國內,此刻也值得透過青年失業率、勞動參與率、低薪、物價指數、學貸比、高低家庭所得差距、貧窮家庭受高教率等客觀的社會指標分析,以圖表數據呈現出台灣「99%」的幸福實況。無論如何,「No Well-being without Justice」,唯有生活在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中,台灣絕大多數的年輕人,才有真正快樂幸福可言。

※補充圖表與內容以暗紅色文字呈現!




近十來來,台灣15~24歲年輕人的失業率開始迅速攀升,為各年齡層之冠,
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更達到最高點。

2002年至今(2011年11月),台灣青年與整體失業率之間的差值逐年在加大,
增加率為兩成之多,此顯示青年失業的結構性問題並未有減緩趨勢。


由上圖可看出經濟成長率與青年失業率的些微對應,
特別是在2008~2009年的金融海嘯期間,15~24歲失業率也相對增加,

但就整體而言,兩者之間並無明顯統計上的關聯性。
此意謂"拚經濟"可能不是唯一降低青年失業率的萬靈丹
而需要從多元角度來深入探討其問題成因與解決良方。

1978年,台灣的大學及以上失業人數僅7000人。隨後逐年呈現增加趨勢,
尤其2000年後更快速成長,2009年創下有史以來高學歷失業最多人數,至今仍未下降。

與整體人口相較,15~24歲年齡層的勞動參與率,呈現出逐年下降趨勢,
近兩年為歷年新低,此顯示不少年輕人已開始放棄找工作。

隨著就業狀況日益嚴峻,陷於長期失業的大學及以上畢業生人數也急遽增加。
長達一年以上時間,閒賦在家或靠家人接濟度日,
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的身心不利情境,值得關注。
未來,也可能不斷加大「薪資傷痕」(wage scar)。

這三年來,無論大學或以下學歷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無工作經驗者),
其薪資皆未增加,並且與最低基本工資相去不遠。

這些年輕低薪的窮忙族,仍需面對每年不斷的物價上漲,
其財富難以累積,消費更加緊縮,遑論要結婚生子了。

相較於大多數行業,銀行、金融及保險業人員卻一枝獨秀,其平均薪資逐年增加。
目前,銀行業每月薪水並達到歷史新高(M=84,036元)。


尤其,屬於「1%」的銀行、證券期貨等金融業的CEO,
其每月薪資更高達17萬元左右。

由歷年薪資持續增加與工作時數遞減來看,
銀行、金融及保險的從業人員確實比較幸福。

公私立大學的學雜費相差將近一倍之多。
但不一定能享受在學習環境、師生比、住宿生活等方面的相對品質。

「畢業平均負債」常被列為學生幸福的客觀指標。
十年來,高中職以上學生就學貸款人數卻不斷地增加,至今全國已達40萬人左右。
如果剛出社會的薪水不高,又要開始償還這筆貸款,
台灣「99%」的年輕人,除了"窮忙"之外,還要當個「揹債族」。

根據《台灣高等教育整合資料庫》的全國大三學生調查顯示,
有三成以上公立技職與私立一般大學的學生擔心「畢業後償還就學貸款壓力」;
私立技職大學兩個就有一個學生承受未來償還學貸的壓力(占46%),
此比例為就讀公立一般大學者的2.4倍。

 
此倍數值是用來衡量貧富差距的主要指標。
由上圖歷年結果觀之,國內貧富差距有日益加大的趨勢。
2001年的貧富不均狀況最顯著(6.39倍),其後也一直未見好轉。

無業家庭花費在教育相關支出遠低於整體家戶的平均額度。

高所得家庭對其子女的教育投資遠高於低所得或無業家庭的七倍之多,
如欲以「教育」方式來縮小貧富之間的差距,
這實在是件不可能的任務。

教育」是扭轉貧窮家庭世代循環的唯一機會。
但1981年至今,台灣高低所得家庭人口受高等教育比率之差距仍未有結構性的改變。
而且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有開始加大差距的跡象,這是令人憂心的現象。






資料來源:

行政院主計處 (2011) 就業失業統計查詢系統

行政院主計處 (2011) 薪資及生產力統計

勞委會 (2011) 職類別薪資調查動態查詢

教育部統計處 (2011) 重要教育統計資訊

周才忠 (2009) 失業潮,台灣心理衛生專業之新挑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