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週,全美大部份社區心理學領域的專家學者、研究生或實務工作者都聚集在芝加哥,參加兩年一度的學術盛會,其中不少來自世界各國相關人士。當然,從事政策研究或實務的社區心理學家也不會置身事外,特別舉辦一場政策的會前工作坊。
美國真正從事政策工作的社區心理學家雖然不多,但有諸多歷史淵源及價值傳承。其參與的議題也非常廣泛,包括人權、司法、醫療(健保)、遊民、貧窮、兒童、婦女、家庭、軍隊、氣候變遷等範疇。並且懂得如何善加運用社會運動、立法遊說、組織諮詢、政策研究、倡導等有效策略來達到政策改變之目的。針對聯邦、州、地方(市、郡)等各級政府政策,甚至國會或NPO組織、志願服務等第三部門,皆有一些參與。
在美國從事政策工作同樣會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
但無論如何,美國有其提供給政策研究與實務生涯的良好環境和條件,能夠支持一批專業人士以政策為終身志業。因此,台灣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期望國內欲投入社區心理學這塊領域的人,應有更多的使命感與宏觀視野,不斷地增加專業知識及實務能力,願意長期真正耕耘與無私奉獻。
但無論如何,美國有其提供給政策研究與實務生涯的良好環境和條件,能夠支持一批專業人士以政策為終身志業。因此,台灣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期望國內欲投入社區心理學這塊領域的人,應有更多的使命感與宏觀視野,不斷地增加專業知識及實務能力,願意長期真正耕耘與無私奉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