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社區心理學家的政策經驗



作者:周才忠 (日期:2011/6/2)

          這幾年,有幸參與一些全國或縣市政府心理衛生工作的相關探討。在過程中,獲得不少寶貴政策經驗,尤其難得與各地工作人員一起面對全民心理健康服務創新困難和挑戰。由於不屬於這系統的人,也因此較能看到真實現象,以下則是個人的觀察或反思:



 
一、    初級預防工作的比重有逐漸增加,這是值得鼓勵的發展趨勢,但多數運用的預防策略或方式仍沿襲舊有的模式(如講座、課程、宣導活動等),也尚無嘗試長期性或群體介入的預防方案。
二、    社區諮商服務不能靠單一心理層面的介入(如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還需同時納進其他生態系統的支持力量(如社福、就業、親友、宗教或鄰里等),並應重視個案能力與優勢,以賦權改變的動機與可能性。
三、    民眾習慣求助的對象與政府或專家學者認知存有不小差距,專業人力永遠趕不上服務需求增加的速度。如果先從社會大眾周遭親友的網絡開始做起,提昇其有效支持他人的技能。這麼一來,整體心理衛生服務的需求,自然會少很多。
四、    職場心理健康促進的主要意涵,並不是要透過活動篩檢來達到其醫療轉介之目的。真正的初級預防介入,乃強調在工作環境或組織系統的改善(如建立幸福職場),但這通常是最具敏感及挑戰性的。因此,建立同事支持網絡是可以優先考量的一個方向。
五、    公民參與是社區心理衛生工作必然要走上的道路,這樣「由下而上」的思維,正可用來檢驗公部門的真正態度或誠意。為民服務的本質其實是--您祇要用心付出多少,民眾就回饋或收穫多少。
六、    從全民心理健康促進角度來思考,建立多元社區機構的資源連結、諮詢及同盟關係,才能深入不同弱勢群體,真正瞭解有哪些迫切需求,進而強化在地的初級預防或危機處置等社區抗逆能量。
七、    縣市心理衛生人員的效能,攸關上百萬人口的心理健康及幸福,所以維持高度工作熱忱及奉獻精神是相當重要的。因此,可嘗試同儕或焦點團體的方式,甚至建立起跨縣市專業支持網絡,彼此相互交流實務經驗,合作解決問題或嘗試改善服務品質、進行方案創新等。
八、    以賦權評估的精神來看,業務承辦人員是可以積極扮演好服務評估者的角色與功能,替委外方案的服務品質做最後把關。而助人專業者除了熟悉的直接服務之外,也可提供方案評估方面的諮詢或教育訓練,但必須先嚴守超然的立場,以及對等合作關係。
九、    建立內部循環評估機制遠比依賴外部專家還要重要,但受限於時間與經費,多數人員使用方案評估的方式,僅是人數、人次、場次、紀錄或滿意度等,實無餘力再來進行能提供服務證據的「結果評估」或「經濟評估」。
十、    心理健康指標系統是長期預防工作的根基,其數據可提供政策擬訂(服務優先順序)、方案規劃或成效評估之客觀參考。然而,縣市人員平常較少會運用社會指標在工作之中,地方政府也缺乏一套完整的正向指標(如幸福指數)
十一、       社區或鄰里都具有某些地理優勢、文化習俗、地方感或社區意識。如果沒有真正去結合在地特性,而只迎合上級或配合專家學者、民間機構等需要去規劃相關服務方案,這實在很難去提昇什麼社區幸福感的。
十二、       隨著行政院組織再造,明年元月新成立的衛生福利部將增設「心理健康司」,各縣市亦設置心理衛生專責單位。這是一個劃時代開展,希望台灣從此能走出醫療或社福的舊框架。不僅是重視民眾個人的心理健康,也要勇於創造國家整體快樂幸福的永續環境,這才是全民衷心期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