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 星期日

《東日本震災『轉型韌性』踏查》專輯(VI):「氣仙沼加油」─我們還沒有失去一切,因為你在困難時期學到的東西,可能會大大改變你的生命!


作者:周才忠 (日期:2025/4/21)

      「氣仙沼」,位於宮城縣東北端且面太平洋,每年的海產捕撈量(鯊魚、鮪魚、鰹魚、秋刀魚)相當高,水產養殖(牡蠣、扇貝)與加工業也非常興盛。其與同縣的南三陸町和石卷市皆為東日本大地震與海嘯的重災區。而且,因港區儲油槽重油洩漏而引發了兩個星期的大規模「海嘯火災」,最後造成1,409人死亡或失蹤,全市約1/3房舍全毀或半毀。對於氣仙沼來說,這是「千年一遇的災難」。因此,這次『轉型韌性』踏查,重點放在「氣仙沼市復興紀念公園」、「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址與傳承館」(*岩井崎海邊的向洋高中舊校舍)和「生命的螺旋階梯」(*舊阿部家住宅)。另外,更是為了一張「挑水少年」的照片來的,因為它曾激勵了全國的人心。在震災傳承館中,也見證了向洋高中的師長是如何扮演孩子們危急時刻的「生命貴人」,其先讓全校約170名學生都安全撤離至內陸後,自己才設法爬到屋頂避難,直到隔日才順利脫困。而阿部長商店會長(阿部泰兒)則是因為自己經歷了1960年智利地震引發的大海嘯,目睹許多人失去了生命。所以將受創的自宅保存下來,作為災難緊急救援之用。並且在311大地震中拯救了當地居民,平日還召集鄰居們進行了防災演習。謝謝浴火鳳凰的氣仙沼,鼓舞了我們,還沒有失去一切,一點一點地踏出一步!!



     「氣仙沼」(けせんぬまし),位於宮城縣東北端的市,再往北走就是岩手縣陸前高田市大船渡市。東臨太平洋,多為三陸復興國立公園的谷灣海岸。例如,「岩井崎」是一處擁有潮吹岩龍之松等許多美景之地。


       氣仙沼亦屬世界三大漁場「三陸海岸」的一部分。每年的海產捕撈量相當高,並以魚翅而聞名,鯊魚捕撈量位居日本第一,鮪魚鰹魚秋刀魚也在全國前列。水產養殖(牡蠣、扇貝)與加工業亦非常興盛。

【2011年3月11日下午,這裡發生了什麼?】


        2011年3月11日下午2點46分18秒,東北地方太平洋沿岸發生「海溝型」矩規模9.0的強烈地震。震度6級以上的縣,包括宮城、福島、茨城、栃木、岩手、群馬、埼玉和千葉。氣仙沼市赤岩地區震度6級,本吉町笹が陣地區震度5級以上。各地並引發了8公尺以上的巨大海嘯,氣仙沼港邊地區最高達8.4公尺。

        位於岩井崎海邊向洋高中(*水產學校)的海嘯高度更到達四樓頂上,當時學校約170名學生緊急撤離至內陸,留在校舍的約50名教師和其他人員於第二天獲救,所有學生和教職員工都成功倖存下來。學校附近有一個1933年昭和三陸地震的紀念碑,顯示該地區是一個高潛勢地區


        由於海嘯引發的洪水導致了汽車、船隻和房屋起火,港口的23座儲油槽倒塌而重油洩漏,丙烷氣從家中的氣罐中洩漏並著火,蔓延至整個廢墟。隨後,氣仙沼的大規模「海嘯火災」爆發,不僅陸地也在海上,並延燒了兩個星期。據報導氣仙沼市至少有1/3都遭到祝融吞噬,整個城市幾乎都籠罩在烈焰中。



        據官方統計,氣仙沼市在311的地震、海嘯與大火中,共有1,026人死亡,383人失踪。受災家庭占全市總戶數的35.7%


       「氣仙沼市復興紀念公園」位於安波山(神山)的山麓,其為氣仙沼市的象徵之一,自古以來就深受當地居民的喜愛,從港口步行約30分鐘即達。它於2021年3月11日正值東日本大地震十週年之際開幕。從這裡可以看到被大海嘯和隨後發生火災摧毀的港灣區域,以及遠處地的氣仙沼灣大橋。此外,這裡也是當時全世界見證「千年一遇的災難」的地方。公園內有「祈りの帆」設計建築、受難者(1,085人)紀念牌、捐贈者紀念牌、傳承主題雕塑(如「海へ」、「ごめんね」)等等。此紀念公園的目的,期望能向下一代傳遞震災記憶,促進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並開出心齋未來之花。

我喜歡這裡

過往的船隻和城鎮的色彩
在宜人的微風中
我的心被淨化了

今天是那個人的忌日
從那時起,生活就完全不同了
我現在比以前更能笑了

或許是因為有了新的邂逅

你不在這裡,但是...

我會住下去

【看得見的證據,繼續敲響警鐘】



      「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構兼傳承館」,就位在岩井崎的向洋高中遺構內。如搭乘JR的快捷公車(BRT)需在「陸前階上站」下車,沿著路標步行約20~30分鐘可達。其設置目的,主要藉由保存311震災發生時樣子的「視覺證據」,繼續敲響警鐘向下一代傳達海嘯的威力和災難的規模。因為如果可能的話,很多人可能不想記住它。但如果有人不告訴我們,同樣的悲劇就會重演。期望為氣仙沼市創建“海嘯死亡人數為零的城市”的目標做出貢獻。


        新建的傳承館裡,展示了大海嘯相關的文獻、展示品、影像館、討論室等。另舊校舍的「室內展示區」,包括被毀壞的殘破教室、被海嘯捲走的汽車、海嘯到達點的四樓、屋頂“避難所”等。據說當時海嘯曾高達12公尺,直接從海邊撲向學校而來。所幸老師們在地震過後即迅速地做下決策,讓全校學生們安全撤離到內陸。為了讓大家都能疏散,有數十名教職員留下來,歷經辛苦終於到達屋頂避難,直到隔日才脫困。此足以證明,學校師長在危急時刻,總是能扮演孩子們的「生命貴人」

      「室外展示區」則為綜合實習大樓前的“車堆”、南校舍西側的“斷牆”等。


        以下當時教職員疏散學生們的教室走廊原貌照片,直到確定所有學生都安全逃生後,他/她們自己才經由這些走廊爬上頂樓避難等待救援...。

       親愛的孩子們,請永遠不要忘記,當陷入絕望的黑暗時,有許多幫助過我們的「生命貴人」。這不安的世界中,還是有“美好”存在的!!



【你在困難時期學到的東西,可能會大大改變你的生命】


        舊阿部家自宅的「生命螺旋樓梯」,JR南氣仙沼站附近。阿部長商店會長-阿部泰兒(1933-2019),一生致力於三陸水產流通加工產業、旅遊業、倉儲業,包括南三陸觀洋飯店。該飯店在東日本大地震後,曾將客房供作災民們的避難與安置處所。

        阿部泰兒在1960年5月經歷了智利地震的9.4~9.6級強震(*人類史上觀測記錄到的最大規模),日本也觀測到5~10公尺高大海嘯,造成許多人失去了生命。因此,他不想再重蹈東日本大災難中反覆的悲劇發生,所以將受創的自宅保存下來,作為災難緊急救援之用。除了強調自助與共助的教訓外,也傳達保護生命的重要性。另外,更為災後三陸地區的漁業和旅遊業做出貢獻。


       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就是阿部會長在311大地震中拯救了當地居民。地震發生時,當地居民已透過室外的螺旋樓梯疏散到阿部會長三層住宅的屋頂上。逼近的海嘯沒有襲擊到屋頂,因此許多人獲救。夜間下著小雪,依照阿部會長的指示,疏散的人們把三樓房間裡的毯子、被褥等物品搬到屋頂上避寒。四天後,被困在屋頂的長者災民被自衛隊直升機救出。儘管有人擔心會有外部入侵者,但阿部會長還是在家中安裝了室外螺旋樓梯。完工後,他還召集鄰居們進行了疏散演習...。

《謝謝「挑水少年」,你的堅毅鼓舞了災區人心》

        這張照片攝於2011年3月14日,也就是311東日本大地震發生三天後。小男孩身後的廢墟,地點為氣仙沼市區,被9.0級強烈地震與超過15公尺大海嘯整個摧毀的房屋和建築物...。

       年僅10歲,穿著寬鬆夾克外套和粉紅色雨靴,這可能是當地避難所借給他的。在災區持續停水的一個半月裡,他每天幫家人穿過廢墟至井口挑水3次。單程1公里,步行約15分鐘,有時往返6次之多。他雙手分別緊緊抓著一個裝滿水的4-5公升寶特瓶,這對他小小的身軀來說,肯定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他依然邁著堅定的步伐,但往往是低頭,也許為了注意腳邊散落的碎片。當踩到掉下來的釘子弄傷腳時,雖然很痛,仍然保持沉默,並沒有告訴家人,因為不想讓其擔心。尤其,令人心生敬畏的是,他嘴唇緊抿、雙手緊握寶特瓶,似乎在展現「我絕對不認輸」的決心。

       這張「挑水少年」的放大攝影作品,目前展示在氣仙沼市東日本大震災遺構兼傳承館內。少年的名字叫「松本魁翔」,在311災難發生時,他就讀小學四年級。目前已是25歲的年輕人了,正朝著當一位「理學療法士」(*運動療法或物理療法)的夢想邁進。當年此照片被媒體轉載,曾引起巨大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鼓勵信件雪片般飛來,因為“它給了我勇氣”。

當這樣一個災區小男孩
都拼命想生存的時候,你/妳在做什麼?

你/妳必須努力工作,並盡己所能
如行有餘力,應幫助周遭需要幫助的人

甚至成為他/她們危急時刻的生命貴人!

        生命的困境與壓力,不會放過任何一種人(陳嘉鳳、周才忠,2012)。在漫長的人生過程中,你永遠不知道何時、何地會遭遇什麼樣的不幸或困難,或者無論你如何努力,都看不到希望的曙光...。如果遇到了,千萬不要氣餒,也許這張照片會給你再度站起來的勇氣。


浴火鳳凰的氣仙沼,鼓舞了我們,還沒有失去一切,一點一點地踏出一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